写于入职丁香园一年之际

晚饭后坐在电脑前,莫名的想看一下日期,突然意识到:自己入职花厂一年了。轻轻地回忆一下,
就能想起去年3月1日第一天入职的情形。

遇见

与丁香园的故事,可以从2016年正月初七,在合肥下飞机后开机的那一刻说起。

当得知整个创业团队的技术产品相关人员继续放几个月的假后,在回住处的机场大巴上,有一段时间脑海中
一片空白。多次尝试和创业团队核心人员沟通无果后,决定去寻找新的机会。当时自己的技术背景比较复杂:
实习的时候做过网站、手游,写过几个月的PHP,用了一段时间 Node.js;加入创业团队后,和科大的两
个朋友(做技术的泊洲和做产品的阿牧)共三个人扛起了公司官网、app、内部 CRM 系统、微信运营活动等
所有技术产品相关工作。而当自己确定去寻找新的机会时,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在哪个方向做到精通的地步。
思考之后,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前端方向作为切入点。

穿着马丁靴在杭州奔波到第四天下午,脚跟每走一步都会隐隐作痛。此时拿到了六家的 offer,走出某公
司后,坐在路边思考是继续后续两天的面试,还是从现有 offer 中选择一家。杭州初春的阳光打在身上,
整个人被照的暖暖的,同时也把整个人照的更加疲惫了。一番思索后,选择停留在如涵电商、In 和丁香园上。
举棋不定之际,给泊洲兄打了电话。他听过目前的选择后,给出了建议:丁香园。在与泊洲兄共事的几个月中,
对他的技术、眼界还是比较认可的。加上在丁香园电话面试、笔试、三轮面试过程中,以及和 HR 接触过程中,
给我的感觉很不错,最终选择了丁香园。

收获

大四开始,我进入了一家由一对海归夫妻创办的创业型游戏公司实习。毕业后加入到一支由留学生、科大学生
组建的创业团队,准备在教育领域杀出一片天地。

第一家公司做技术的男 Boss 是从微软出来的,对他的印象始终定格在是一个技术很不错的人(公司用的
服务器软件是他自己用 Erlang 写的),女 Boss 也有硅谷从业经历,所以整个公司技术的工作流在很多
地方有微软的影子。在未融资之前,整个团队的氛围也比较nice。

第二家公司,泊洲在阿里实习过,阿牧出国学习过,加之技术产品相关的一共就我们三个人,所以技术选型和
使用工具上就比较“开明”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接触上到了Git、Quip、Coding等更为好用的工具,以及
Django、AngularJS、Ionic等软件开发框架。

这两家创业公司各有各的优势,并且分别在游戏领域和教育领域。14年加入第一家公司时,国内的手游行业
正处于爆发增长时期。教育与互联网的结合,想象和发挥空间更是巨大。自己最初选择加入时,都是雄心勃勃,
准备大干一场,而最终离开时,心中都是百感交集。

客观的说,当时是笼罩在创业失败的阴影下,带着一个做全“干”工程师的心和略微复杂的技术背景加入丁香园的
前端团队的。

入职的第一天,是和小秋姐一起去的公司。入职培训后,就见到了对我进行电话面试和第一轮面试的王翀,以及
看上去和蔼可亲的东星。安装开发工具、搭建开发环境、认识了一圈前端组的伙伴、发了入职介绍的邮件,
就算是正式开始了在丁香园的日子。

入职后接触的第一条产品线是丁香调查。产品线的两个后台系统,第一行代码开始写时,我应该还在上初中。
浏览官网代码时,也看到了岁月的痕迹。唯一年轻一些的调查问卷项目,总是会听到 bug 飞来飞去的声音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和婧怡、小印姐、建科一起踏上了优化后台、完善官网功能、开发新版调查问卷的路。

点燃我2016年沸点的事情,便是开发新版调查问卷这件事情。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这个项目的话,非“复杂”
莫属。设计精美、交互流畅、功能强大,应该说的就是新版调查问卷了(羞涩ing)。技术实现上,完全数据
驱动,高度灵活的配置项,友好的支持商业项目定制。至今我都没有找到一种很好的方式,可以向别人描述清楚,
为什么一份小小的调查问卷,需要投入几个月的资源去开发。这样描述,或许能让人稍微理解一些:业界能
说比新版调查问卷好看并且交互好的问卷,功能没有丁香调查问卷多,功能敢说比丁香调查问卷多的,
应该是它在吹牛。

新版问卷开发期间,有一个小插曲:使用 React Native 参与了丁香医生 app 的开发,接触到了
增量发布等一些有趣的事情。问卷稳定后,我接触到了第二条to B的产品线:Insight,负责了一个比较大的
模块的开发。这样的一个经历,让我对to B的商业产品的开发,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。

人一旦忙起来了,时间过得就会特别快。转眼间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,到了北方秋天树叶变黄,进而飘落
的季节。记忆中是某天快下班的时候,国内整个前端圈突然沸腾了一下:微信团队搞事情了—小程序开始内测。

由于有AngualrJS、React的项目经验,开发小程序这件事情就变得没有什么挑战。有一天在群里看到东星说
丁香医生可能会做一个小程序,恰好那时刚刚把手上需求清掉了一波儿,便花了点时间把 丁香医生+ 的雏形
搭了起来。(写到这里,需要跟正在读这篇文字的你说一下:如果你还没有使用过丁香医生+小程序,建议你
尝试一下,尤其是你的朋友圈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传说中的养生文章。)时至今日,小程序的热度正在慢慢退却,
这或许正是小程序本该有的状态。

关于收获部分,写的文字有点多。总结一下,加入丁香园之后,个人技术和项目经验上有了很大的进步,
对一个互联网公司中技术产品部门的认知更近了一步,体会到了不同部门的协作、沟通的重要性,更加懂得了
合作的意义,对一个较大技术团队的运作有了更清楚的了解。

技术层面,前端技术栈中,在原有的网站、AngualrJS、Ionic,新增了React、React Native、Vue、
微信小程序、Webpack的技能点。16年年底时,参加了几场技术会议,进一步拓宽了自己技术层面的视野。

项目经验上,增加了SPA、To B 商业项目、React Native项目、微信小程序的经验值。

另一笔宝贵的财富就是,收获了一群有爱的伙伴:前端组的伙伴、丁香调查产品线、Insight产品线、
大众医学部、街舞小分队、书法小分队、划船不用桨小分队 and more.

回顾过去的一年,收获还是很大的。

最想说的话

最想说的话,应该是感谢吧。

感谢当初耿娟姐、王翀、东星、范老师给我加入丁香园的机会,感谢遇到困惑时师傅王翀的尊尊教诲,
感谢做项目期间晓涛给予的大量帮助,感谢这一年成长路上东星的指导。感谢在做新版调查问卷过程中
辛苦付出的婧怡和小印姐,感谢每一位在我成长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指导的前辈、朋友们,感谢所有和
我有交集并顺利合作的同事们。

一口气写了这么多感谢,不过是真心的感谢。

不足

一年的时间,虽然成长了很多,但是自身的不足还是有的。首当其中的是技术的深度,其次是视野上的
广度。在沟通和表达能力方面,也需要提高。

读书的时间也变少了,这一点不好。

技术上,绝大多数时间都耗在业务层面上,缺乏其他层面的沉淀。希望今年可以做一些有趣的尝试。

练了大概两本的硬笔书法,不过年后被搁浅了。在写字的过程中,有时候可以体会到《功夫熊猫》中
的inner peace,这还是一种不错的体验的。

另一个痛点是:自从毕业后,体重随着个人的进步也在增加。去年 G20 之后,坚持锻炼了一个多月,
瘦了十多斤。入冬后,锻炼少了体重又增加了。今年一定要解决这个痛点。

写在最后

这个公众号是2015年8月22日注册的,赶到入职丁香园一年之际,才匆匆码出第一篇文章。
行文流水间,默然抬首,时间已是3月2日凌晨。So,文章后半部分匆忙带过。

希望借此之际开始写文字后,自己可以在这里沉淀更多的有价值的内容。

从来没想过在游走了游戏行业、教育行业两个互联网创业公司后,自己会进入一家医疗健康领域的互联网公司,
然而它却发生了。一年的时间,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。新的一年,继续努力。

“我时常盼望自己也能经历这样一场风云际会,不论成败,杀个痛快。但愿这一天早点到来”。
—— 摘自公众号【二爷鉴书】的文章《启发者,马斯克》

写于2017年3月1日 ~ 2017年3月2日

志遥 wechat
微信扫一扫,我在丁香园记公众号等你